反射
文/戴卓群(《当代艺术》杂志创始人,历任出版人,总编辑,北京虹湾艺术馆艺术总监)
早前的实践中,卢征远曾在100天的时间里每天创作一件作品,对日常之物精微细致的敏感体察,使艺术家建立了极其个人化的艺术特质。从观者的视角来看,卢征远的艺术实践貌似是非常驳杂和纷乱的,日常生活中目光所及之物,都成为他取材和形塑的对象,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卢征远艺术中最内核的精髓,艺术家真正弥合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缝隙,创作触角的拓展和日常性的挖掘,则彻底践行了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观念原旨。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创作的主线源自对光与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通过对那些极其微妙的、脆弱的、易被忽视的存在的细微感知,来描述事物在粒子和波动空间中妙不可言的运动轨迹和形态变异。或则尝试通过镜面的连环反射,将户外的阳光在室内展览空间静呈;或则将一方两米多长的大理石雕磨成一件油光锃亮的纤细石柱;或则就是几张黑色的十分平、光、亮的油画,让每一颗灰尘都成为画中物;再或则一根刺入一张绘有超写实眼睛画面的尖针。在此间,艺术家再次施展出见微知著、点石成金的能量。
展览冠以“反射”之名,取自作品中对光的物质性与物的力场波动之间的微妙关系。关于光的本性有一种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光既是一种粒子同时又是一种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光具有动态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精确计算。光到底是什么?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的回答。而对于艺术家卢征远来说,光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依据,是我们得以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也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在光与物彼此映照的交合处,我们洞见的却并非仅是冰冷漠然的物理世界,在这里,艺术家努力达成着对事物本质更深层次的探究和认识,其中满溢着略带体温的思想气息,这不光是艺术家对物的思辨和参透,更是面对自我内心的结果,面对自我是艺术最本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