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雕塑的第三个转向:卢征远个展“双重肖像”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文/杨无埃

“当传统的雕塑模式无法去承载感情的重负,如何超越原本的文化属性成为探索的关键,在多元媒介与多重价值的当代艺术语境中,雕塑已然成为当下一门独特的开放式学科——“既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非雕塑化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解构过程……

——摘自策展人杨彪,展览前言”

正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卢征远个展“关系重塑:双重肖像”,以装置、影像、雕塑等多重艺术形式,引入计算机编程、交互技术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方式与媒材,并与心理疗愈专业的团队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将艺术家的自我表达、展览空间及观众的感受融为一体,成功地打造了一个由声、光、色、形等建构的交互式沉浸场域。同时,通过体验和交互来塑造一种新的关系模式,引导人们对社会中的自我和生命经验进行重新定义。亦完成了一次对雕塑边界规则的打破与重建。

展览以陈列在美术馆外的作品《我们的岛屿》引入——艺术家截取重庆网络地图的一块,用钢、树脂纤维和紫外线感光涂层等比制成一块静置的雕塑,其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为红色,观众的参与完成了作品意义的建构:用手遮挡阳光时会留下痕迹,后慢慢消失。

这些作品运用综合材料和多重艺术语言,关注日常性、身体性和公共性,使得物质材料产生某种精神内涵,完成了“物”到“场”、“物质形态”到“心理意绪”的双重转换[1],同时也实现了沉浸式和艺术性的双赢。卢征远最初因写实雕塑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但之后游走在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从早期的代表作《精神病院》(2006)到后面的绘画作品《XXX》(2009)、摄影作品《谎言》(2009)、装置作品《彼岸》(2014),及艺术项目《84天84件作品-卢征远个展》(2010)、《合作公社》(2015)等,其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面貌且充满了实验性。

展场内,《眼里尽是光》与空间齐高的几组黑色毛毡给人一种崇高的纪念碑感,辅以昏暗的展厅光线,营造出不安的氛围,其间闪烁的光轻易被攫取;《固体的液体》将用数百块血红水晶玻璃制成的面具用丝线悬挂至等人高,面具翻转,观看亦是被观看;《即时的洞穴》以艺术家从工作室寄出的快递箱搭建成一个可以进入的洞穴空间,其中布置着在运输途中记录到的各种声音,共同的生活经验成了理解作品的基础;《瞬间的心跳证明你还活着》,利用体感仪器和电脑,将观众探测的情绪波动,以多屏投影的形式投屏到展墙,完成了艺术、空间与观众的共享。

另外一组行为影像作品——《质地》《温度》《压缩》《保持微笑》《气流》,呈现了艺术家以身体为媒介进行的多个行为表演:用高压气枪吹动皮肤、用手掌触摸不同物体、缓缓回眸一笑、面对镜头保持微笑、手臂飞速旋转,艺术家将碎片的生活细节以一种视觉微观的形式,开启了人们的身体感知模式。

这些作品运用综合材料和多重艺术语言,关注日常性、身体性和公共性,使得物质材料产生某种精神内涵,完成了“物”到“场”、“物质形态”到“心理意绪”的双重转换[1],同时也实现了沉浸式和艺术性的双赢。卢征远最初因写实雕塑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但之后游走在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之间,从早期的代表作《精神病院》(2006)到后面的绘画作品《XXX》(2009)、摄影作品《谎言》(2009)、装置作品《彼岸》(2014),及艺术项目《84天84件作品-卢征远个展》(2010)、《合作公社》(2015)等,其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面貌且充满了实验性。

艺术家及其展览带出的复杂性不禁让我们思考应该如何解读艺术家及此次展览?在展览给出的官方宣传及策展人前言——本次“双个展计划”邀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卢征远、四川美术学院的唐勇两位艺术家参与,以个体的艺术实践对雕塑的边界展开探索;在多元媒介与多重价值的当代艺术语境中,雕塑已然成为当下一门独特的开放式学科[2]。不难看出,展览的立意潜藏了雕塑的概念之变。而自“雕塑”一词引入中国,中国本土雕塑语言一直受到冲击,直至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现代主义抽象、变形等形式语言的表达。1997年国内美术院校恢复招生,学院师生开始用装置、观念等艺术探索新的雕塑语言,并呼吁雕塑公共性的表达。80年代出生的卢征远,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态下,其艺术早已跳出某种固有的限制,而进入到当代艺术领域的表达,其中蕴含他对雕塑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探索。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早在几年前就关注到卢征远的这一转向,他将其穿梭于多个领域,并有意识的模糊各自领域的边界结构出的艺术称之为“创作奇观”,并称为是艺术家的一次“变形记”[3]。

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卢征远)代表了青年雕塑家的一个维度。”卢征远在接受艺讯网专访时,将雕塑语言之变理解为“从关注雕塑的观念,转变为关注雕塑的感念”。他认为,“雕塑是距离生命感知最近的一种艺术手法。相较于其他艺术媒介,雕塑更强调空间性和实体性,这种空间性和实体性强调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带有生命经验的现场。所以体验和互动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提出一种感念。感念较之于观念更加不确定,会融合各种各样的感受,将每个人的经验都接纳,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开放性,而这种开创性就是公共艺术的非常必要的前提。”

卢征远为此次展览呈现的一次公共性的艺术表达,恰恰印证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从展览中获得的一种整体性的审美体验——“展览体现了当代雕塑第三个方式的转向:转向了观众, 转向了场域 ,转向了空间,转向了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