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写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卢征远个展之际

文/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首先我热烈祝贺卢征远先生的个人展览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开幕,也特别感谢石瑞仁馆长对这个项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两岸艺术界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和交流,两岸当代艺术的发展更是使得艺术界的同仁们能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在观念、语言上的经验,从对方的成果中得到启益,丰富了我们对当代艺术走向的思考与认识。

卢征远先生的个人展览是两岸当代艺术交流的一个新的成果,多年来,台北当代艺术馆在推动新艺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注重推广艺术新观念、新媒体和新形态,推动艺术界与公众在视觉文化创新上的认知。

      卢征远先生作为大陆艺术界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在他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他是进入21世纪之后,处在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时代新的文化条件下成长和不断成熟起来的艺术家代表,在他身上有一股充满锐气的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他对当代艺术的走向十分关注,从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的时候开始,他就始终一方面努力把雕塑的传统语言、传统形态的好的经验继承下来;另一方面,在探索雕塑走向当代,雕塑的当代形态这些课题上下工夫。因此,他在雕塑领域的新一代的艺术家中,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一种超越传统,超越局限,不断迈向新的探索的这种勇气。

      在我的感受中,卢征远是一个思考多于言说的艺术家,他的内心很刚健,富有聚集性的能量,有一股内在的精神和力量支配着他这些年的艺术生机和不懈的探索。大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发展上,形成了富有能量的文化场域,卢征远充沛的创造情怀,是这种能量的体现。

      第二个特点是,在当代艺术形态的探索中,卢征远有自己独到的切入点。他非常关注日常的生活现实,能够敏锐地去感受那些处于边缘地带,或者说不容易形成界定的事物,他的这种关注点使他的观念始终在艺术与生活经验的这个地带穿行。与此同时,他更对物质材料的转换感兴趣,由此在大量的作品中运用不同的媒材和不同手法。物质材料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对于物质材料的体认,在卢征远那里,既是与物质材料的物质属性相关,又与物质材料的文化属性或者说社会属性相关。他一方面在观念层面上对物质材料的社会属性进行转换,一方面在视觉层面上对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转换,使作品不再是原有的属性,而是一个个让人感到新颖而陌生的“替身”。

      “替身”这个词很好地表现出卢征远的创作特色,在物质的转换、形态的变更这个方面,他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实验,比如说在运用黑色石材雕塑这个领域,他做了大量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但是又与惯常的生活经验相异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以视觉的迷幻感,尤其当这些作品置放在公共空间里的时候,它能够带给人新的认识视角,也带给人崭新的艺术体验。因此,在他的整个艺术中,这种对材料属性的反向思维,特别是通过他精湛的雕琢技巧,点化出材料原被遮蔽的那些价值,我认为是十分有意思的。

      卢征远学雕塑出身,但是他的创作现在是远远超过了雕塑原有的范畴本身,或者说他从雕塑出发,更多地向绘画、装置、影像等媒介的综合表达延伸,这也真实地反映了大陆年轻一辈艺术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或者说进入一个图像时代、媒体时代之后所做出的选择,所探索的路向。在这方面,卢征远所涉猎的类型和媒材都很丰富。但是无论他涉猎的是绘画,还是装置,是雕塑,还是影像,其实他关注的都是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说,他把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性的经验,转变为一种陌生化的体验,由此,他的作品可能是一个形象,也可能是一方景观;可能是一个具像的、具体的形态,也可能是一个抽象的形式构成。他对事物的可能性做出许多思考,对事物形态的陌生化做了许多探索,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生活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

      我们有许多成熟的已知的经验,但是我们还要面对未知的、未来的世界。在日常经验和难以言说的感知之间,如何能够找到艺术的表达,卢征远正是十分坚定地在这个领地里去做建树性的工作。他迷醉于不同物质材料的转换,他把材料的转换构成一种物与物,人与物,主观的动机与客观的现实之间的“替身”关系。在这种十分富有戏剧性探索后面,体现出他执著的思考,以及不断朝深度走去的艺术锐气。

我由衷祝贺他的展览在台北展出,希望能够促进更多艺术界同仁的关注和交流,也能够得到台湾广大公众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