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17.5°

From 17.5 degree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偏离17.5度》作品在上海浦江华侨城展开的十年,不仅是由黄专先生为前“十年公共艺术计划”打下深厚学术基础的十年,也是这件作品本身见证世事变迁与生命流转的十年。本次落成仪式,《偏离17.5度》第十一件作品落成将成为“生长力公共艺术计划”的起点。第十一件作品将会再次深入到居民生活空间之中,在日常生活之中构造起一个公共时间的新起点,在事件中让艺术家、观众与居民结成一个时间的共同体。

作品《偏离17.5度》构思于艺术家1989年一次偶然的明十三陵之行,“文革”中被砸碎而后又被用水泥和胶拼合起来的古代石碑,不仅成为艺术家早期最有力的作品的创作源泉,更引发了艺术家“年度纪念碑”计划(1992)的想法,也便是《偏离17.5度》的概念原型。然而直到2007年该想法才在上海华侨城《新浦江城公共艺术计划》中得以实现。

为了符合浦东的道路系统,上海华侨城的房屋布局朝向偏东南17.5度。与其作为对比,艺术家设计的正南正北的矩阵来自于中国传统城镇的布局方式。矩阵里的每一个格子的交叉点纵横相隔195m,一共有42个预留点。艺术家每年选定其中的一个点植入一个长宽各1.2m铁锈色铸铁方柱,最终在城区中形成等高的网状方柱矩阵。作品的完成步骤,以作者的生命延续周期为准,植入点的数量随着年数增加。生命结束的当年即为作品的最终完成,总体坐标系统中如有未及树立的坐标点,即以空位的形式显示在作品的虚拟部分。

这些立方体的落点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会落在业主的屋子里面,也会进入一些酒店大堂或者超市空间,也可能会在河道里面。留给未来的是诸多的未知数和无数的谈判过程。柱子的存在没有任何侵略性或进攻性,只是呈现不断生长的状态,勾勒出了自然的秩序——地球的南北磁极和人的生老病死,在打破的时间节奏中告知人们生命周期的存在。 

生长力作为这种创作的方法,意味着一种时间与肉身的双重性。它在哲学意义上既是一种身体的生成(becoming),也同时是一种时间的蔓延。它在时间哲学意义上探讨“在宇宙经纬与地方生活之间”,个人肉身的时间性如何在大地上铺展,时间的公共性与生命的生长力如何构造出一种新的艺术方向。

事实上,隋建国自五十岁之后,便开始有意识将时间与生命观念融入作品,《时间的形状》(2006年)中,隋建国坚持每天将一根钢丝在油漆中蘸一下,随着时间的积淀,油漆在钢丝上越粘越厚,逐步渐成小球。小球日渐变大,外表也由光滑变得粗糙褶皱。物的生命与人的身体相对应,铁丝每沾一下代表一次完成,如同个体的生命,每天都应是一次完成。作品与自身的内在关系逐渐显露,隋建国确信肉体直觉会导致最具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时间的形状》核心概念衍生至他以后所有作品,08年开始创作的《盲人肖像》,以“蒙眼”泥塑的方式,通过对视觉的抛弃,祛除了图像,远离了传统雕塑与绘画理论,换来了作为主体的身体经验的无限敞开。09年的装置作品《运动的张力》,在展厅的地面上滚动两个直径分别为230厘米和360厘米的钢球,钢球撞击着钢管拐角产生巨大声响,与运动的球体将美术馆转化为一个将观众夹在当中的双重空间,直接干涉了观众的身体存在状态和感官调动方式。 

2017年11月11日,《偏离17.5度》第十一件作品将于上海浦江华侨城举行落成仪式,届时“生长力—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亦将拉开帷幕,如果说《时间的形状》是以“日”为周期探索生命的状态,《偏离17.5度》则以“年”为时间单位记录社区的建设和生活,在多变的历史情境中,不断探讨公共性的边界,引发对于自然循环和人类生命重新思考和认识。